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00 点击次数:56
要是不算上那些董卓手下的小角色李蒙和王方,马超一对一打过的三国高手,按顺序来就是于禁、张郃、李通、曹洪、许褚、夏侯渊、张飞这七个人。这七场一对一的较量,马超赢了三次,平了三次,还有一次眼看就要赢了,结果被人给打断了。
马超为了“给老爹报仇”,带着兵马杀向潼关。他几个回合就让于禁败下阵来,又跟张郃打了二十来回合,把张郃也打败了。没几下功夫,他还一枪把李通从马上挑了下来。这三场一对一的较量,马超明显是赢了。
马超接连打败了曹操手下的三名大将,追得曹操慌忙逃窜,连胡子都割了,袍子也丢了。曹洪不顾一切地去救曹操,和马超打了四五十回合,打着打着,他的刀法就乱了,力气也跟不上了。尽管如此,曹洪还是拼命战斗,就是不肯撤退。最后夏侯渊带着兵马前来支援,马超见对方人多势众,担心自己不是对手,就调转马头撤退了。这一仗,马超占了优势,要是继续打下去,他肯定能赢,但可惜还没等到胜利的那一刻。
马超和许褚大战了一场,结果谁也没赢过谁,算是打了个平手。那场战斗打了二百三十多个回合,许褚因为个子高、身子壮,天气太热就把铠甲脱了。马超呢,他的枪杆也被打断了,这在古战场上可是不小的损失。
在后面的大乱斗里,许褚因为没穿铠甲,胳膊不幸挨了两箭(不是马超干的),没法再和马超一对一打了,这时候夏侯渊就接上了。
曹操在冰城之上瞧见马超在那里得意洋洋,威风凛凛,不禁感叹了一句,这话史书上也有写:“马超这家伙要是不死,我将来都没地方埋了!”
夏侯渊是曹操的哥们儿,这回他真的急了:“我就是死在这儿,也得把那帮马贼给灭了!”
夏侯渊和曹操的关系,就像张飞和刘备那样铁,因此夏侯渊没等曹操下令就冲出城去迎战。曹操急得拦都拦不住,生怕他有个闪失,慌忙骑上马前去支援。
夏侯渊和马超一对一打了起来,还没决出谁赢谁输,马超在乱军之中远远看到了曹操,于是丢下了夏侯渊,直冲着曹操就过去了,所以说他们这场单挑没个结果。
马超最后跟张飞张翼德一对一打斗,他们在葭萌关打了起来。头一天,马超看打不过张飞,就偷偷扔暗器,可没成功,两人就各自收兵了。第二天,张飞吵着要继续打,但被刘备和诸葛亮拦住了。马超那边没人拦他,但他也没跑到关前去挑衅。所以说,这场打斗,咱们只能算是他俩打了个平手。
马超打了七场仗,赢了三场,平了三场,还有一次占了上风,这样的战绩在三国时期的名将里算是很厉害了。可关羽觉得这还差点意思,于是他就跟刘备说,想亲自去四川跟马超较量较量。
关羽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武将之一,也是个超级勇猛的大将。他单枪匹马打败了好多敌人,像颜良、文丑都被他斩杀了,还过了五关斩了六员大将。在土山那场战斗中,他连许褚和徐晃两个人联手都挡不住他。那时候,他手里只有青龙刀,还没骑上赤兔马呢。要是有了赤兔马,关羽就更厉害了,马超他根本不会太在意。
如果我们仔细瞅瞅《三国演义》,特别是瞧瞧马超那七个对手拿的啥兵器,就能发现一个事儿:马超肯定不是关羽的对手,这事儿跟他们的兵器有关。说白了,马超跟拿枪的对手打比较顺手,但要是碰上拿刀的,就有点施展不开了。
大家都知道曹洪和许褚都使大刀,但其实夏侯渊也用刀,这事儿可能有些人没留意。在曹操打张鲁、争夺汉中南郑那场大战里,夏侯渊只用了三招就把昌奇砍翻在地。后来他又跟用枪的杨任打了三十多个回合,接着假装打不过逃跑,用拖刀计又把杨任给斩杀了。
曹洪、许褚、夏侯渊都使刀,而马超的另外四个对手里,张飞和张郃肯定是耍枪的。就像在汉中宕渠那场蒙头荡石的大战中,张飞一骑马冲出来,单独挑战张郃,张郃也立马挺枪迎战。张飞的丈八蛇矛,其实也属于枪的一种,《释兵》这本书上说“矛要是一丈八尺长,那就叫矟”,枪和矛这俩词经常乱用。张飞有次误以为赵云投降了曹操,还说要亲自去找他,碰到了就一枪解决了他!
张飞和张郃都爱使枪,至于于禁和李通用啥兵器,其实不那么重要,因为他们在《三国志》里虽有记载,但算不上顶尖的三国勇士。咱们只需留意一点,就能明白为啥马超跟那些使刀的猛将对战时显得费劲:“许褚猛地挥刀砍向马超,马超灵活一闪,反手一枪就朝许褚心口刺去。许褚干脆丢了刀,一把抓住枪杆。两人在马背上抢起了枪。许褚力气大,只听咔嚓一声,枪杆就被掰断了,两人各自拿着半截枪杆在马背上乱打。”
在三国时候,要说哪位大将的兵器被弄断了,马超算是头一个,我暂时还想不到第二个。马超这个大将军,他的长枪可不是普通士兵用的那种标准货色,长度、重量啥的都不一样,所以想再找个一模一样的,估摸着挺难的。
根据东汉末年《释兵》里的说法,骑马打仗和用车作战时用的长枪,长度大概在一丈二尺到一丈八尺之间。后来才有了长柄大刀,其中最长的是“三停刀”,有九尺九寸。长枪比较长,但大刀更锋利。
马超和许褚激战了两百三十多个回合,他的枪杆依旧完好无损。这表示马超在打斗时很机灵,躲开了许褚大刀的猛砍。他想用双手把枪举过头顶去挡许褚那像力劈华山一样的大刀,那根本不现实——要是枪杆那么容易被弄断,早就被大刀一刀两断了,不是吗?
做得非常好的矛槊,它的长杆也是专门定制的,听说得花上三五年时间才能做好:这长杆是用结实的竹条或木条,粘上筋、缠上线、涂上漆做成的,硬得跟钢铁似的。但马超的枪杆明显没经过这么多步骤,所以被大刀砍了好多次后,就变得不结实了,结果在抢夺中被掰断了。
《三国演义》里头没提吕布那方天画戟到底多重,但说了袁术手下最厉害的大将纪灵,他的大刀重达五十斤。还有嘉靖壬午版本的《三国演义》里,也写到武安国用的长柄铁锤,也是五十斤重。
许褚和黄忠的大刀、徐晃的大斧具体多重,咱们不清楚,但关羽那把青龙偃月刀,大家都知道足足有八十二斤。汉朝时的一斤,大概就是现在的四两到半斤,换算下来,关羽的大刀大约就是现在的四十斤。虽说一般人双手也能抡几下,但要想用个粗细差不多的木杆挡住它全力一击,那可就难了。就算胳膊能扛得住,木杆也肯定得被砍断,就算是特制的枪杆也不行,除非里面加了铁条加固。
马超的枪里没有暗藏铁条,因此对上用刀的高手时,他都得格外留意。不然的话,像许褚那么厉害的武功,也不可能和马超打上二百三十多个回合。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,号称三国第一,是用顶级的镔铁精心锻造的。当初张世平和苏双送给刘备一千斤镔铁,让他用来打造兵器。刘备谢过两人后,就找工匠做了双股剑。关羽的那把就是青龙偃月刀,又叫“冷艳锯”,足足有八十二斤重。张飞则造了根丈八点钢矛。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全身的铠甲。
关羽的大刀那可是“特别定制版”,数量稀少。他挥刀斩向敌将,往往一刀就能把对手劈成两半,就连大将的盔甲也挡不住。很明显,它比许褚的大刀要锋利得多。说到重量,那就更厉害了。
马超和三位擅长使大刀的高手一对一较量,只有在跟曹洪对战五十多回合后,他才慢慢占了便宜。而对上夏侯渊和许褚,他看起来都没什么明显的胜算,这或许就是不同兵器之间互相有优势有劣势的缘故吧。
从马超之前的单挑经历,还有潼关之战时枪杆被打断的情况看,我们大概能得出这样的结论:马超要是对上关羽,肯定比跟许褚、张飞打难多了。关羽刀法高超,还有赤兔好马和青龙偃月刀帮忙,而马超的马不出名,长枪也不够结实。要是不能在短时间内赢关羽,过个五十回合,他那枪上肯定全是刀痕,说不定啥时候就断了。
要是两人武功差太多,兵器的好坏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。但要是两人本事不相上下,那兵器和战马就成了决定输赢的关键。比如说,马超使着一杆许褚能轻易掰断的长枪,对上拿着八十二斤大刀的关羽,你觉得他们要打多久才能分出高下?马超和关羽,谁更有可能赢呢?